一、政策与流动性双轮驱动,市场信心持续修复
2025年5月的A股市场,在政策与流动性的双重呵护下,逐步走出震荡格局。5月14日,央行宣布自当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,叠加此前MLF超额续作,单周净投放规模达1.5万亿元,市场流动性环境显著宽松。这一政策组合拳不仅缓解了短期资金压力,更向市场传递了稳增长的决心。
与此同时,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“适时降准降息”政策逐步落地,财政端专项债发行加速,特别国债项目稳步推进,基建、科技等领域的政策预期升温。中央汇金持续增持ETF,发挥“类平准基金”作用,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。数据显示,4月ETF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年内新高,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主力。
二、经济韧性显现,盈利拐点支撑市场中枢上移
从基本面看,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.4%,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。尽管中美贸易摩擦扰动出口,但内需政策发力对冲外需压力,消费与投资端数据均呈现改善迹象。例如,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.9%,家电、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在政策刺激下需求回暖。上市公司盈利方面,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后,A股盈利增速迎来拐点,沪深300指数2025年净利润增速预计超8%,科技与消费板块盈利改善尤为显著。
此外,自由现金流拐点的确立为市场提供长期支撑。随着企业资本开支下滑、经营现金流改善,A股整体估值修复空间打开。当前全市场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低位,创业板指PE分位数仅为30%,科技成长板块配置性价比凸显。
三、外部环境边际改善,风险偏好逐步回升
5月14日,中美双方宣布暂停部分加征关税措施,美方暂停24%对华关税,中方同步取消反制关税,直接利好出口链及科技板块。这一进展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,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118.7亿元,重点加仓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龙头,外资回流趋势强化。
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亦对A股形成正向传导。尽管美国4月非农数据超预期,但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未完全消退,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,港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,显示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增强。
四、技术面与资金面共振,反弹空间有望打开
从技术层面看,上证指数于5月14日站上3400点,突破3月高点连线压力位,周线级别形成上升通道。若成交额持续维持在1.3万亿元以上,指数有望冲击3500点关口。创业板指在2000点附近构筑“双底”结构,若突破2080点颈线位,理论目标位指向2250点。
资金面上,两融余额回升至1.25万亿元,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;主力资金虽从新能源等高位板块撤离,但向低估值科技与政策受益方向调仓,市场风格趋于均衡。